|
 |
影像與文獻紀錄淡水風華
「第五屆淡水地區立體方志發表會」
本校漢學研究中心田野調查研究室「淡水地區立體方志研究計畫2006年成果發表會」,將於5月26日(星期五)晚上6時在淡水校園覺軒花園教室盛大舉行,主題為「淡水民俗志」,以淡水寺廟慶典、北管和布袋戲等藝術為重點,成員們花費一年半的時間籌拍而成,全以影像紀錄淡水的風華。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是一群來自不同系所的青年學子,憂心地方文獻的快速流失,以田野調查的方法,希望為淡水的地方文獻留下第一手可據之史料。自1997年開始,田野調查研究室著手展開影像的拍攝工作,藉由影像和文獻的結合,在傳統方志的發展上,希望更能真實呈現淡水的美麗風華,故便稱之為「淡水地區立體方志」。
該項計畫由中文系教授周彥文指導,至今進行第5屆,過去已發表「淡水沿革志」、「淡水廟宇志」、「淡水產物志」以及「淡水民生志」等,而今年為第五屆立體方志發表會,以「淡水民俗志」為主題,
這項計畫以影片拍攝而成,同學分為2組:一為「慶典組─眾神嘉年華」,以紀錄保生大帝、淡水福佑宮及清水祖師爺為主軸,紀錄淡水地區居民在神明慶典中的活動;二為「表演組─文武百變場」,以北管和布袋戲等淡水地區傳統表演藝術的文化傳遞為紀錄的對象。總籌劃人中文系校友徐承立表示:他們選定「淡水民俗志」2項主題,是因為相當具有特色。這是成員們花費一年半的時間籌拍而成,全以影像紀錄當代淡水。
為期一年半的籌拍計畫,在拍攝的過程中,學員們感受到了淡水居民的友善與熱情,因為這些深刻的互動,也讓客居於此的學子們對於淡水有了一份認同感。而這次的成果,將於95年5月26日(星期五)晚上6點起在本校淡水校園覺軒花園教室舉行成果發表會。在發表會開始之前,將由舞獅陣頭的表演揭開序幕,而發表會將播放2段各為40分鐘的紀錄片:其一為「慶典組─眾神嘉年華」,以保生大帝,淡水福佑宮及清水祖師爺為主軸,紀錄淡水地區居民在神明慶典中的廟會及遶境活動;其二為「表演組─文武百變場」,以北管和布袋戲等淡水地區傳統表演藝術的文化傳遞為紀錄的對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