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百年來一直都沒有主祀廟的「八庄大道公」是淡水、三芝的宗教信仰之一,歷年來皆由九個祭祀圈輪祀,今年(歲次乙酉年)的祭典是由淡水鎮的水源里輪值。 【楔子】 水源國小因位於祭典中心位置,校長李美秀與老師們決定將祂列為鄉土教育課程,蒐集相關資料,編寫成各年級適用的教案,並讓學童從三個主題:設計社區形象LOGO標幟、大道公神明戲劇表演及「檢桌」的祭品,來實際參與。因此除了傳統神豬競賽外,二00五年的祭典文化內涵,在這群新世代加入下,有了另類的傳衍與嶄新的風貌。 【粉墨登場】 四月二十三日(農曆三月十五日 )是保生大帝-八庄大道公的誕辰,在水源社區廣場,水源國小學童擔綱獻演「大道公神明戲」,該齣戲的劇本是由師長們在參考淡水文化基金會、水源社區發展協會的資料後編寫成的,劇情從大道公的出世,父母急疾病逝,發願修道習醫,到尋訪高人學習高超醫術濟世救人,治龍睛醫虎喉,成為醫神的過程,最後串聯大道公為何從私人供奉到沒有公廟,而由八庄祭祀圈逐年輪流主辦慶典的由來。 由於整齣戲在盛大公演前,校長便帶領全校教師擔任劇中角色,事前排演給學生看過,經過一個月的密集排演,所以學童們對劇情與程序,相當熟悉與瞭解,當天在學生家長幫忙打理下,有著精彩動人的演出成果。 【社區形象標幟】 有鑑於九年一輪,往往會因耆老凋逝、人事更迭,而無法將許多珍貴的祭典儀式內涵做具體的傳承,於是水源國小與淡水文化基金會決定,讓祭典未來運作的主人,先由師長在鄉土課程上傳授社區文化內涵,再從活動的實務操作中,逐步地了解八庄大道公的人文、知識與信仰,讓傳承在地文化的使命從根本樹立起。 校方舉辦「社區形象標幟」徵選活動便是其中之一,讓全校各年級學童,以內容涵蓋保生大帝事蹟、水源里及農曆乙酉年為範圍設計社區標幟。三月十一日已公開票選出第一名李易鴻同學的作品,成為水源社區形象標幟,並且做成具有紀念價值的銅幣以供收藏。 【文化檢桌】 酬神用的食物祭品中,不但食材豐富多元,而且有不同的文化禁忌,每種盤飾都有其代表的文化意涵,例如:一隻龍蝦代表「一舉登科」、二隻蝦蛄頭代表「二駕(甲)進士」、三隻螃蟹代表「三元及第」等等,只要學會如何看牲桌,就會對民俗的由來感興趣。 水源國小聘請著名的檢桌師傅到校指導,老師們在瞭解文化檢桌的意涵後,由各班級編寫為教案,再結合美勞課程時,指導學生以各種材質製作文化檢桌的物品,當中各類優秀作品,除了頒獎鼓勵外,也在農曆三月十五日公開陳列於大道公的祭典上。 無庸至疑,水源國小師長們的用心,學童們的努力,已經為水源社區的鄉土文史紮下了厚實的根苗與珍貴的傳承了。 圖片一:兩百年來首創,由在地子孫,為大道公公演神明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