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創新展現 融入社區 關懷草埔尾 八庄大道公祭典的課程統合規劃 中泰國小教務主任 吳嘉慧
感謝上學期末淡水文化基金會積極安排教師、志工研習,讓我們對大道公祭典有些許的認識。中泰國小透過課程討論,全體教師的腦力激盪,發想如何規劃八庄大道公祭典在草埔尾的關懷社區課程,除了配合淡水文化基金會規劃的活動之外,我們更深切的從教師課程規劃的面向來談民俗祭典融入課程規劃的點滴。緊扣中泰國小學校願景創新、關懷、人文、負責,我們以關懷為立基、以創新為展現的目標,以下略談低、中、高年段的課程如何規劃實施。
低年段教師由淺而深介紹淡水大道公慶典相關習俗、沿革,擴大到客家人、原住民的慶典活動、利用影片欣賞「拜拜不用火的西拉雅人」…等。橫向擴充學生眼界累積知識,讓學生瞭解祭典在各個族群的意義與樣貌。再引導祭品創作,讓學生分享大拜拜時的經驗,除了大道公拜拜,還常接觸哪些民俗活動。探討各種不同祈福活動的意義及服裝飾品,最後利用資源回收的物品來製作祈福祭品。低年級個兒雖小,創作出的作品卻是最具童趣並深受大家矚目的喔!
中年段教師課程中深化創作技巧與音樂部分,在小小logo設計家(金幣logo設計),先以畫作欣賞利用書籍、圖片展示名家的版畫讓學生欣賞,介紹凹版、凸版的版畫技巧。LOGO博覽會中透過收集各式徽章、logo,例如:中泰標誌,上台介紹作者設計的理念或代表的涵義,寒假作業logo創作分享等表達自己創作理念。大道公戲劇部分則欣賞八仙傳奇影片,分析人物的裝扮與喜好。歸納人物分析表與配件圖像意涵,製作八仙紙偶。輔以北管欣賞、認識銅、鑼、二胡…等樂器,並做節奏練習。以祭品為主題,利用彩陶素材創作創意祭品饗宴。
高年段擴大為宗教藝術主題,強調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審美的課程。透過欣賞往年大道公戲劇,討論其意涵,並自行創作大道公戲劇表演。此外,藉由分享看過或參與過的民俗活動,去體會民俗祭典在社區中的意義。課程中更讓學生比較東西方宗教藝術圖像的呈現,拓展世界觀。在課程進行中,透過蒐集民俗祭儀、迎神賽會的資料,讓學生學習利用網路資源,並在搜尋過程中認識南管、北管音樂等傳統音樂以及台灣傳統雜技分類與表現。
以上為中泰國小在此次活動中的課程與執行,民俗祭典融入課學校本位課程設計當中,最終以關懷社區現象為題,可以廣為認識祭典的多種樣貌與文化形成,可以深入思考民俗祭典的現象給予我們什麼樣的教育省思?除了一系列規劃的課程學習之外,走出教室我們邁向社區學校、參與大道公的盛會,潛在的我們觀摩了祭品台上各式素材的藝術呈現、粉墨登場站在舞台感受野台的趣味。帶著學生穿梭鞭炮聲、人群中雖然難免擔心,但亦經歷社區的藝術文化呈現何種真實?希望的是這段記憶給予我們的生命,尋找真正屬於社區的情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