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西據台至明鄭時代 西班牙在明天啟六年(一六二六年)占領台灣北部基隆一帶,在社寮島(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並建立「三位一體」(Sanctissimo Trinidao)、「伯利安」(Parian)二砲壘。一六二八年沿北海岸至淡水,連「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並溯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一六三二年,西班牙人闢建淡水至雞籠陸路,即經過本鄉之淡金公路的薃矢。西班牙佔領北台地區旨在獲得經濟利益,並派宣教師往原住民部落傳播天主教義進行懷柔撫綏,對於行政規劃,則未及遑論。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年)西班牙人為荷蘭人所逼迫而退出台灣北部。本鄉之八賢村、八連溪名稱的來源,洪敏麟先生推測與西班牙據台時代的漢人村落「Parian」有關,真確與否則已難考。
荷蘭人在明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占領台南安平,至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被鄭成功打敗撤離台灣,荷人施政、經濟、貿易、傳教等均在台南一帶,與北台關係極疏,與本鄉有涉者更無可述之處。
明鄭三代(成功、經、克塽)以台灣為根據地,冀圖恢復,鄭成功逐走荷蘭人後改台灣為「東都」,以赤崁為承天府,下設萬年、天興二縣,天興縣北抵雞籠,南起鹿耳門之新港溪,實則政教未逾半線(彰化),北台勢同歐脫。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二年)成功病逝,子鄭經嗣位,改「東都」為「東寧」,改二縣為州。永曆十九年(一六六五年)曾派林鳳、黃安率艦北襲再據雞籠的荷人,故萬里鄉有國聖埔(國姓埔)地名出現。永曆三十五年(一六八一年)有左武衛何佑戍淡水,翌年(一六八二年)據傳有屯弁鄭長隨宣毅鎮葉明之軍隊北上,由八里坌登岸,溯淡水河開闢今北投地區。前述二史事為明鄭時代與本鄉空間距離最接近者,事實上明鄭對台北規宇,有名無實,俟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施琅攻台,克塽投降,台灣歸入清朝版圖,閩粵移民陸續渡台,政府的設治施政始有進一步的規劃。
(二)康熙諸羅縣時期( 一六八四∼一七二三) 清廷取台之初原有墟地逐民之議,經由施琅力爭始歸幅宇,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夏四月,設全島為一府三縣,南起新港溪,北至雞籠城皆隸諸羅縣,淡北地區派水師駐淡水,實則半年巡弋,無戍兵之實。漢人未涉大甲溪以北,原住民(凱達格蘭族)部落散布各地。依郁永河在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所撰之「裨海紀遊」淡北地區的部落─社有二十四個,其中位在本鄉約為小雞籠社,此亦為本鄉轄區名稱首次出現在文獻上。
(三)淡水廳時期(一七二三∼一八七五) 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朱一貴事件」之後依藍鼎元所議,分諸羅縣北部為彰化縣和淡水廳,淡水廳轄區由大甲溪至雞籠,尚涵括蛤仔難(宜蘭)一帶。乾隆五年(一七四0年)至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今台北縣由十八莊增至五十餘莊,唯本鄉可能草萊初闢,漢人仍少,尚未成莊。
乾隆以降,閩粵移民渡台日眾,北部移民漸增,行政、軍務失當,乾隆五十一年底(一七八六年)有林爽文反清事件,嘉慶十一年(一八0六年)有海寇蔡牽騷擾淡水、蛤仔難,翌年(一八0七年)又有朱濆掠雞籠、蛤仔難。清廷採賽沖阿、梁上國之議,在嘉慶十七年(一八一二年)另設噶瑪蘭廳。道光年間本鄉稱「小雞籠社」屬芝蘭堡。
(四)淡水縣時期(一八七五∼一八九五) 淡水廳之區劃在一八一二年分出噶瑪蘭廳,至光緒初年仍無更易,而台灣開發大致完成,地方動亂頻仍,加以一八六0年代開港通商,涉外事務日多,行政區遼闊,治理匪易,有分區為治之必要。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分巡台灣兵備道夏獻綸、淡水同知陳培桂,議請改淡水廳為直隸州,移治台北,另設竹塹一縣,閩浙總督李鶴年准試辦,嗣因日本犯台,牡丹社事件發生,議遂罷。
牡丹社事件之後,總理郵政大臣沈葆楨在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上奏擬以台北建一府設三縣,裨利政令、治安、通商、科考、訴訟等事務。清廷准其議,乃設台北府,下置三縣,曰:淡水、新竹、宜蘭,另分原淡水東北地區金包裡、雞籠、三貂等三堡,併為基隆廳。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淡新分治,淡水縣南以桃澗堡土牛溝界新竹縣,北以南港溪(今基隆河)界基隆廳,東南以遠望坑和宜蘭縣分界。淡水縣治設在艋舺,地方區劃下轄大加蚋、擺接、興直、拳山、石碇、海山、桃澗、八里坌、芝蘭一、芝蘭二、芝蘭三等十一堡,本鄉隸屬芝蘭三堡。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台灣正式建省之後,將石碇堡劃歸基隆廳,淡水縣之十堡區劃則未變更。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台灣巡撫邵友濂設南雅廳於大嵙崁(大溪),並將海山堡歸屬南雅廳,故在日本據台前夕,淡水縣共有九堡二百八十四莊。芝蘭三堡共有二十六莊,包含今淡水鎮、三芝鄉、及石門鄉之大部份,其莊名為小坪頂莊、小八里坌莊、芋蓁林莊、三空泉莊、莊仔內莊、水雅仔莊、大莊、油車口莊、沙崙莊、水俔頭莊、北投莊、中田寮莊、蕃薯寮莊、草埔尾莊、林仔街莊、圭柔山莊、雲廣坑莊、灰搖仔莊、大屯莊(以上淡水鎮),土地公埔莊、後厝莊、錫板莊、小圭籠莊(以上三芝鄉)、頭圍仔莊、老梅莊、石門莊(以上石門鄉)。
(五)日據台北縣時期(一八九五∼一九0一年) 甲午之役後中日締結馬關條約,台灣與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由於台民抗拒割讓,日軍在一八九五年(明治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在澳底登陸,以軍事行動達成條約之實現。六月十六日,日軍進入台北城,翌日舉行「始政式」,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日人治台五十年間之地方行政區劃大致有三階段,初期為縣治(一八九五∼一九0一年),繼而為廳治(一九0一∼一九二0年),後期為州治,唯前期由於地方未靖,抗日武裝行動蜂起,調整變化亦較頻繁,本鄉為基層行政區,所受影響不大。
一八九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台灣總督府頒布地方機關組織規程,分全台為三縣一廳,台北縣下分台北縣直轄大加蚋、芝蘭一、芝蘭二、文山、興直、擺接等六堡,另有宜蘭、淡水、新竹三支廳,淡水支廳轄芝蘭三堡及八里坌堡,本鄉屬淡水支廳的芝蘭三堡內。八月六日又頒布總督府條例,分全台為一縣(台北縣)二民政支部(台灣、台南民政支部),台北縣沒有改變,只是直轄區域增加海山、桃澗二堡而已。一八九六年(明治二十九年)三月,恢復民政,全島改為三縣一廳,台北縣下設四支廳(宜蘭、淡水、基隆、新竹),本鄉仍轄於淡水支廳下的芝蘭三堡。
一八九七年五月,台灣總督乃木希典依日皇勒敕令第一五二號,改正台灣地方制度,分全島為六縣三廳,台北縣下之支廳取消,改設台北、士林、新莊、滬尾、景尾、桃仔園、三角湧、樹林口、中壢、基隆、金包里、頂雙溪、水返腳等十三辦務署,本鄉隸屬滬尾辦務署。一八九八年六月,兒玉源太郎繼任總督,依日皇敕令第一0八號施行地方制度改正,改全島為三縣三廳,台北縣下設十辦務署,本鄉屬滬尾辦務署之芝蘭三堡,一直至一九0一年才有所改變。
(六)廳治時期(一九0一∼一九二0年) 一九0一年(明治三十四年)十一月,總督為增強集權統治,依日皇敕令第二0二號,改地方行政區為二級制,廢縣及辦務署,全島分為二十廳,原台北縣分為基隆、深坑、桃園、新竹、台北五廳,台北廳之下設錫口、枋橋、新莊、士林、滬尾、小基隆六支廳。一九0九年十月,依敕令第二八二號重行修改地方制度,改二十廳為十二廳,台北廳除直轄區外,另設錫口、板橋、新庄、士林、滬尾、小基隆、金包里、水返腳、基隆、瑞芳、頂雙溪、深坑、新店等十三支廳。一九0一年至一九一二年之小基隆支廳包含本鄉今之境域外,尚包括頭圍庄、石門庄、老梅庄(石門鄉)。一九一二年(大正元年)十月,改滬尾支廳為淡水支廳。一九一五年(大正四年)三月,將小基隆、瑞芳兩支廳分別併入淡水和基隆兩支廳。當時之淡水支廳下轄八里坌堡(八莊)和芝蘭三堡內三十二庄,其中屬於本鄉約有北新仔庄、土地公埔庄、後厝庄、錫板庄、小基隆舊庄、小基隆新庄等六庄。
(七)州治時期(一九二0∼一九四五年) 一九一九年(大正八年),田健治郎首任台灣文人總督,標舉同化政策和文武分治,擬廢支廳以作為警察與文官分治之始,並減少中央集權之勢。一九二0年(大正九年)七月,依敕令二一八號改革地方制度,廢西部十廳,設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五州及花蓮港、台東二廳。州之下設郡,郡之下為街、莊,郡有郡守,街、莊有街長、莊長。台北州之下設台北市及七星、淡水、基隆、文山、海山、宜蘭、羅東、蘇澳、新莊等九郡。淡水郡轄淡水街、三芝庄、八里庄、石門庄。三芝庄下轄北新莊子、土地公埔、後厝、錫板、舊小基隆、新小基隆等村庄。
(八)台灣光復之後(一九四五年)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安藤利吉總督宣佈日本天皇之「終戰詔勒」,台灣及澎湖群島無條件歸還給中華民國,十月二十五日舉行台灣省受降典禮。十一月五日成立各州廳接管委員會,台北州接管委員會由連震東擔任主任委員,十一月八日開始接收至十二月一日完成接收事宜。光復初期為利用原有基礎,以便利政令推行為原則,將原先的州、廳行政區劃為八縣、九省轄市、二縣轄市,縣之下則改街、莊為鎮、鄉。鄉之下設村,以一百五十戶為原則,不少於一百戶,多於二百戶。村下為鄰,以十戶為原則,不多於十五戶,少於六戶。
民國三十五年開始實行新制,一月十六日正式成立台北縣政府,依照省頒縣轄市、區署、鄉鎮公所組織規程,台北州原先之宜蘭為縣轄市,改基隆、七星、宜蘭、淡水、海山、文山、羅東、蘇澳、新莊等九郡為區署,原有街庄改為鎮鄉,共計三十七鄉鎮。本鄉隸屬淡水區,為三級鄉鎮,民國三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成立鄉公所,下設十八村,分別為八賢、埔頭、古庄(舊大字名舊小基隆)、新庄、埔坪、茂長、大坑、橫山(舊大字名新小基隆)、海尾、小坑(錫板)、北勢、陽住(後厝)、埔尾、濱海、二坪(土地公埔)、店子、田心、車埕(北新庄子)等。
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奉令更改本鄉行政區,七月正式執行,將十八村縮併為十三村。八賢、埔頭、古庄、新庄、埔坪、茂長、店子等七村不變,大坑村與橫山村合併為橫山村,海尾、小坑兩村合併為錫板村,北勢、陽住兩村合併為後厝村,埔尾村和濱海村的一至三鄰合併為福德村,二坪村和濱海村的四至九鄰合併為圓山村,田村、車埕兩村合併為興華村。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攝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