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圈-小基隆庄
行政區變遷
村里名由來
三芝的客家人
農村集居中心
三芝鄉發展現況分析
社經發展概況
地理環境
芝蘭三堡「小雞籠」
三芝秀麗之農業鄉
布袋戲文物館
2009小基隆庄活動記實
20080316 政大來訪
 
芝蘭三堡「小雞籠」
台灣西北角的三芝鄉,清初原叫「小雞籠」,後來才隸屬於「芝蘭三堡」的轄區,清代的「大雞籠」就是今天的基隆市,清末時雅化地名,把「雞籠」改為「基隆」,表示祈求「基地昌隆」,大小雞龍容易混淆,日治時期把本區的「小基隆」改稱為「三芝」。

雞籠」原本都是南島語族「凱達格蘭」的部落名字,發音為Ketagalan,漢字譯音時用當年閩南漢人河洛話拼音,結果變成Ke-Lang-A,這兩個平埔部落一大一小,所以漢人在他們的部落名字前加上「大、小」來區分。


早在十七世紀這兩個部落已出現在荷蘭人的Formosa(台灣)戶口表上,「小雞籠」名稱Shiokuirun ,近似河洛話的發音「小雞籠」(Shiokueran)。「伊能嘉矩」在清末日治初期調查時,還記載這個部落位於「淡水北方五里(日本里程)海岸,有蕃丁六名。」


何謂「蕃丁」?依能氏在「台灣通信」中說明「蕃丁」的意義,原來,清代官方給平埔族人屯田的土地列入「民田」,蕃人歸化後,官方同意給「開墾許可證」(墾單或墾照),招募漢人墾耕,平埔族人每年可以藉這些「屯田」,收取佃農的租穀,故稱為「番大租」,這些有「屯租」收入的地主階級平埔族人,稱為「蕃丁」。


「舊小雞籠」大約在今天的「八賢、埔頭、吉庄」一帶,後來人口增加,又出現「新小雞籠莊」大約涵蓋「新庄、埔坪、茂長、大坑、橫山」一帶。其他還有海尾村的「錫板」,和平埔母系社會的「番婆林」,可能指這裡的山林產權原屬平埔族婦女。


三芝鄉地名與平埔族的關係密切,回顧如下:西邊大海東竹山,番婆林內有錫板,平埔部落多分散,大小雞籠平埔郎。芝蘭三堡行政區,日治簡化變「三芝」,凱達格蘭已遠去,漢人村莊取代之。


三芝鄉舊稱「小雞籠」,在清乾隆《台灣輿圖》上記載為「小圭籠」。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