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淡水的傳教工並非在淡水本地開始,而是在從淡水到小基隆(Siau-ki-lung、三芝鄉)中途的小村落興化店(Hing-hoa-tian)。一八九○ 年三月黎克勉神父(Isidro Clemente )開始這裡的傳道工作,在一八九五年日本人進來之前都由他負責,並時時常駐那裡,有時候何安慈神父從台北去替代他主持週日彌撒。
興化店有一個傳道英雄吳醫師(Doctor Ngo),他從小就是忠誠的佛教徒,不吃肉,不吃魚,祗吃素菜。他非常熱中用草藥及很特別的用佛教徒的禱告治病。他受到村落裡所有村民的尊敬。他如何改信天主的這段歷史,被里協淺次郎(Msgr. Satowaki)監牧寫在他的書裡,這本書是在一九四一年用日文寫成,並在一九五九年天主教百年紀念的時候譯成中文。小基隆的老天主教徒也有這段歷史的紀錄。這位吳傳道醫生,有一位已經信了天主的朋友,有一天對他說:﹁你的佛教徒的禱告對治療病人是沒用的。那祗是一種迷信,對病人不但無益,而且還常有害。文明人不應該還求助於這種方法。﹂
﹁你所說的可能是真的,﹂吳醫師回答,﹁但真誠禱告,希望幫助病人,別把我與街上的江湖術士相比,他們是玩騙人的把戲。如果我是錯的,你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嗎?﹂他問。
這位天主教徒回答說:﹁我確信,如果你信仰天主,依賴祂的憐憫,祂一定會幫助你。﹂
接著有一個病人向吳醫師求助,他就帶著他的天主教朋友一起去。這位朋友虔信地禱告天主,並在病人身上灑聖水,病人出乎意料的褪去病容,馬上覺得舒服了。病人的家人和吳醫師看見這樣神奇的效果十分驚愕,從那以後,吳醫師開始研讀教義。他接受天主信仰,洗名為伯多祿。他變成一位熱心的基督徒。淡水內外大部份的天主教家庭都是他的追隨者。
一八九一年,一次何安慈神父剛好來雷賽逸神父的興化店,小基隆的市長來邀請他,要他去講解天主教。當他第一次去到那裡,來聽講的人真的既多又熱烈。何神父在那裡開設一個進修中心,並委托吳伯多祿負責照應。如今由天主教家庭出身的人負責大直(Ta-chih)的墓園,就是當時的職務安排所留下。
一八九五年日本人進來時,本島北部有三個傳教據點:蘆洲(Lu-chow),是何安慈神父所在的北部首要據點;他同時主持大稻埕太平街(Tai-ping street)的慕道所;至於興化店(Hing-hoa-tian),則由雷賽逸神父擔任本堂。
一八九五年日軍侵略期間,雷賽逸神父去福爾摩沙中部救援那裡的基督徒,因為那個區域的傳教工作的延續陷入異困境之中。同時何安慈神父在蘆洲病倒,從廈門匆忙趕回幫忙的奈米修•費南德茲(Nemesio Fernandez)神父,卻意外感染瘧疾而病故。
何安慈神父必須送回廈門養病。這是開創福爾摩沙北部傳播天主教工作最嚴酷的時刻。
八、 北台灣開教英雄何安慈神父生平簡介
何安慈神父一八五三年生於西班牙塞戈維亞省的一個小村落。一八六八年他進入西班牙陶雷多奧加捏玫瑰省道明會修道院。
何神父晉鐸之後奉派前往台灣(福爾摩沙)傳佈福音,先經福州和廈門,於一八七九年抵達打狗(高雄)。
不久何神父到達目的地沙崙仔,那是王靈牧神父(Fr. Jose Nebot,OP)於一八七五年開設的道理廳。他在那裡建立會院,並完成了越南籍的甘若瑟神父(Jose Kang )未蓋完的教堂。
一八八○年他奉派前往羅厝庄(羅厝)傳道。一八八二年他在羅厝建了教堂,但幾年後該教堂毀於地震。一八八七年他又奉派前往台灣北部創設根據地以傳佈福音。同年三月,在傳道師阿論先(Lo Un-Sien)陪同下到達州內(蘆洲)。
一八八九年他在台北大稻埕買下一塊地,該地至今仍是台北主教座堂及神職人員住所。
一九○五年雷賽逸神父受命為廈門主教,他徵召何安慈神父為副牧,前往相伴共事。
一九二二年,何安慈神父在廈門安祥逝世,享壽六十九年。他一生的二十六年在台灣渡過傳道生活,十七年在廈門。何安慈神父一生犧牲自己,克苦自制,他待人慈愛和熱誠,並受到大家的愛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