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灰窯子: 因近海,早期在此燒製石灰,故名。(原窯蹟尚存)
砲台埔: 清代設防之所。
三孔泉: 有天然泉源三處。
牛埔子: 古為牧牛之所。(被擬為新都區所在地)
蕃薯寮: 康熙時,泉州張姓所闢,在此種殖甘藷而得名。
公埔子: 早為公用牧場,現為公用墓地。
此外,車埕、樟佬寮坪、水源地、石頭埔、石滬角等都是。九嵌: 在今重建街,百年前泉州惠安人陳添,於此建店舖九間,而 得名。
六塊厝: 康熙時,潘姓原著民在此建屋六處而留名。
瓦窯坑: 此地有磚瓦窯場。
演戲埔腳: 地處各莊中心地區,迎神賽會,在此演戲故名。
土地公埔: 在三芝,有土地公的廣場。蕃子田: 今灰瑤子。古代蕃姓平埔同胞墾殖區。
蕃社前: 在潘姓「蕃社」之前立村莊而得名。
蕃婆林: 古代可能有一著名的年老「蕃婆」住在此。
南平: 古時潘姓平埔族所開闢之地。 此外,還有蕃社角、蕃仔崙、蕃社後、蕃厝坑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