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田橋遺址
2.滬尾砲台
3.紅毛城 領事官邸
4.理學堂大書院
5.外僑墓園
6.馬偕墓園
7.前清淡水總稅務司
8.淡水禮拜堂
9.滬尾偕醫館
10.淡水海關碼頭
11.湖南勇古墓
12.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13.水上機場
14.淡水氣候觀測所
 
2.滬尾砲台

  位於五虎崗的第一崗,視野良好,可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可惜今為樹木所遮。砲台西側為淡水忠烈祠,東側為台灣高爾夫球場,北側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現定為二級古蹟。

  光緒二年(1876),丁日昌見此地險要,遂令孫開華提督建砲台於此。1884年,法艦逼視台海,孫開華趕工修築,至10月2日法艦砲轟時尚未完工,僅安砲三尊,但依然奮勇還擊,惟工事尚未完備,且射程有限,遭法軍優越的艦砲轟擊而砲毀十餘名砲勇陣亡。他們的英勇經法軍記者描述:「新砲台受到大雨般砲彈壓制,可是中國砲兵一直堅持到大砲完全被毀為止。」

  砲台今貌乃戰後劉銘傳所建,1890年峻工(原油車口砲台在此東方150公尺處今高爾夫球場內)上方題有「北門鎖鑰」,和光緒12年(1886)劉銘傳的落款。此砲台在光緒十五年五月才完成安裝大砲,特色是要真正做到「師夷長技以制夷」。劉銘傳聘請洋人鮑恩士督造,並由大砲製造廠派專家聞德來詳細勘驗,並以昂貴的進口鐵水泥還修築砲台和子牆(環砲台之土垣為「母牆」)。
  
  當年,主砲座安有12吋英製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弧型護牆上的置彈孔和中間砲座圓磨心(當時大砲重46噸,總長834公分),迄今依然保存。此砲主射方向在「望高樓」燈塔,射擊範圍在港子平、沙崙、中崙。

  另外還有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和八吋德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這四尊大砲都在日治時代拆走。

  西元一八八四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西元一八八四年八月一日,法軍奉命向基隆進攻,就此展開「中法戰役」,此戰役亦稱「西反仔」。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發現淡水的重要性,因為法軍可以利用淡水河直接進入台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朝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台,但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這三座炮台幾乎被法軍摧毀。

  劉銘傳任命提督孫開華,負責整修淡水防禦工事,以填石塞港,佈置水雷,建造城岸,修築砲台。 十月八日 時,滬尾在孫開華帶領的清兵及地方士勇所組的義勇軍,奮勇抗敵終告擊退了法軍。而淡水居民為了憑弔在中法兩軍交戰中陣亡的將士,所以定農曆八月二十日為「中崙白刃戰紀念日」,居民們都會以「拜門口」的方式,供奉祭品及上香焚紙錢的方式來祭祀,此祭祀至此仍未間斷,延續百餘年。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所以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劉銘傳知道中國砲船、科技、訓練方式,皆遠遜於外國的船堅炮利,所以就採取「師夷之長以制夷」,希望能學習到外國先進的技術,所以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於一八八六年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之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劉銘傳還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並全數安裝於這十座新砲台上。光緒十五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所以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而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現今仍遍尋不著,懷疑當初為日軍所熔),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台灣光復後,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

◎ 滬尾砲台的建築特色

  滬尾砲台因位於高處,加上四周土垣及樹林的遮蔽,讓人不易發現它的位置,易守難攻,十分利於防禦,故又稱為「暗砲台」。砲台呈矩形,由外而內分別為土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與廣場,構造層次分明。

  土垣: 又稱為母牆。砲台外圍以土堆成與砲台約略等高之土垣,高約 6.5公尺 ,具有掩蔽之功效,以增加砲台的防禦性。
壕溝: 環繞砲台四周,區隔土垣與子牆以利砲台防衛,有點類似城堡的護城河。
 
  營門: 整座砲台只有一座門,主要是便於防禦。砲台由於是一座軍營,而不是一座城堡,所以其名稱該稱為「營門」,而不是叫「城門」。另外在門額上有劉銘傳親題的「北門鎖鑰」四字。
子牆: 以鐵水泥修築,是砲台的主要壁體,子牆最大厚度達 4.2公尺 ,最高達 7公尺 ,砲台附近的子牆成弧形且下凹,是為因應彈道的淨空。

  主砲座: 以鐵水泥修築,設 12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弧形護牆上設有置彈孔,中間用360度迴轉的全圓磨心砲架,方位涵蓋整個淡水河口。旁邊另設有8吋徑克魯伯後膛砲一尊。

  副砲座: 副砲座設 10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及8吋徑克魯伯後膛砲各一尊。砲座集中於面海的兩面,最大的砲設置於轉角,其餘三座砲用半圓磨心砲架,方位角較窄。

  被覆: 是指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有吸彈效果,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甬道: 子牆內設有甬道,分隔成彈藥室及兵房。甬道亦可供士兵聯繫往來,彼此相通。

  廣場: 原為操兵場。在台北縣政府收回整修後,發現地表挖掘出以前所遺留的地基,現在仍在考證及歷史價值,所以廣場暫不開放。始建於1876年,由清軍將領孫開華所建,其目的則是固守臺灣北部海疆。但砲台為及完工即於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遭摧毀。1886年劉銘傳聘德人重建新式砲台兩座,其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之滬尾砲台。

  砲台於西元1890年竣工,而我們所見的北門鎖鑰則為劉明傳親筆所提。日本人佔領臺灣期間,砲台為日軍接管,成為日軍砲兵射擊演習場,光復之後則由國軍接收。

  滬尾砲台緊鄰淡水高爾夫球場及忠烈祠,前擁觀音山,後衛大屯山,亦是淡水地區觀望夕陽的最佳地點之一。

  民國74年台北縣政府列為二級古蹟並重新整修。於民國86年完工並對外開放,城牆,通道,練兵場等均以回復當年舊貌,通道內並有淡水歷史珍貴照片展示。

  欲至砲台可由紅毛城往沙崙方向行駛約一公里,往右邊高爾夫球處上坡直行約一公里處即砲台遺址。

  區域:沙崙河口區。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