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田橋遺址
2.滬尾砲台
3.紅毛城 領事官邸
4.理學堂大書院
5.外僑墓園
6.馬偕墓園
7.前清淡水總稅務司
8.淡水禮拜堂
9.滬尾偕醫館
10.淡水海關碼頭
11.湖南勇古墓
12.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13.水上機場
14.淡水氣候觀測所
 
3.紅毛城 領事官邸

  紅毛城是國家的一級古蹟,也是淡水歷史文化的表徵,更可視為見證台灣三百餘年滄桑的縮影。

  十七世紀是歐洲六強逐鹿亞洲的時代。以菲律賓群島為基地的西班牙人,為了和葡萄牙、英國和荷蘭競爭中國和日本的貿易,於1626 年佔領基隆,與分佔台南安平的荷蘭人南北對峙。為有效經略台北並加強對中、日的貿易往來,荷蘭遂在1629年秋天率艦入駐淡水,並在當時奎柔山的前緣築城鎮守。選擇此處是由於其可俯控淡水河口和附近海面,自古以來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城名取為「聖多明哥城」,並與稱為「聖薩爾多城」的基隆城,互為犄角,自此開始殖民北台灣。

  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1632年西人進駐台北盆地,降服沿河諸「番社」,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約今陽金公路),或航由基隆河通往基隆,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而天主教神也父也隨行到此宣教,建教堂教化番民。1936年淡水土著不堪西人壓迫,遂群起搗毀淡水城、殺駐兵、焚教堂。之後,雖西人平亂並重新築城,但不久荷蘭人北上,於1642年乘西人有事於呂宋,而攻佔基隆,並「不戰而下淡水之城」。

  荷蘭人於1644年春天,由台南運來建材和匠人,重新築城,至16 44年底完工,城名「安東尼堡」。由於中國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紅夷」,此城因而被民間稱為「紅毛城」迄今。荷蘭人經略淡水,乃希望以此港為中、日貿易之中途站,而對水、陸的開闢,均是為便利硫磺、鹿皮及土產貨物的運銷,惟守軍與土著常發生衝突成效不大。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之荷蘭人,淡水之荷蘭人見大勢已去遂而撤走。後來,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曾命左武衛何祐駐防淡水,重修紅毛城。鄭氏降清以後,紅毛城則任其圮廢。清初葉,由於北台私墾者眾多,帶來了撫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1724年淡水廳同知王汧重修此城,增設城牆和城門以強化防務。但由於防守形勢的改變,紅毛城漸漸失去防衛機能,年久無用而成廢墟。

  直到天津條約後,淡水依約成為通商港口,英國人在1867年租得此「荷蘭舊城堡」為領事館,以年白銀十兩為租金與清廷簽下永久租約,同時以一佰五十兩大肆整修。

  荷人建此城堡時,採用雙穹窿井字型交錯的結構,底層南北向雙弧,上層東西向,上下交丁錯疊,牆後1.9公尺,內磚外石極為牢固。英國人在屋頂加雉堞、角樓。在南牆增加露台和其上的雉堞、槍眼。建材均來自福建。此外,也在西邊建房舍作為廚房、衛生間和放封院。並搬來廢棄的古砲台佈置庭園。更將城堡外表塗為紅色。至此,此荷蘭古堡已成英式城砦。英人使用時樓上作為辦公室,有領事辦公室、會計室、秘書室和簽證室,底樓則為地牢,以執行條約中「領事裁判權」之用(日治後作為員工宿舍)。目前尚遺有不少珍貴遺跡。

  日本領台後英領事館曾向日本重提租約,於1912年獲同意,1941 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翌年三月,英人重新復館直民國六十一年,中英斷交而撤館,由英國託澳大利亞大使館代為管理,後澳國再與我國斷交,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中美斷交後再移北美在台協會代管。此間國人一直把「紅毛城」視為「國恥」,民間一直要求並籲政府拿出魄力要回「紅毛城」,直到 1980年經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方以六月三十日上午交回台灣,再此整修後供國人參觀。

  回顧紅毛城三百六十餘年的滄桑,說明了歷史更替之劇烈與無情,也訴說淡水港的興衰,每個淡水人都應當以擁有這個古蹟為榮,也以認識它、瞭解它為責任。

◎ 領事官邸

  清末,英國人在台灣先後建有三座當時國人稱為「夷館」或「蕃仔樓」的洋樓,第一座是1865年建的打狗領事館,第二座是光緒初年的安平領使館,以及最後這座淡水紅毛城的領事館邸。其中,以淡水最為精美和完整。淡水開港後,英人首任駐淡水副領事眴和(Rovert Swinhoe)於1861年年底抵淡水,在駐泊港內得怡和洋行船隻「冒險號」上辦公一年,接任他的助理布老雲(George C.P.Braune)一直到1866年,都租屋於淡水民宅。不幸,他卸任休假時,卻已26歲不到之年而病逝。後繼者格瑞高雷(Willian Gregory)怪罪他「英年早逝」是因五年來都住在「豢養家畜般的小屋」裡,因此決定覓地建屋。此洋樓由當時英國領事上建築事務所出圖,建材購自廈門(部分來則來自英國),匠師則聘自台灣本地,於1874年時,由當時的工兵技佐馬歇爾(F.Marshal)督建,於1887年正式完工,共花了2500英磅。

  後來因漏水潮濕又不敷本地天候,因此在1890年時又決定花費1500 磅大作整修,加蓋二樓、更換木質板等,1899年時並增東西兩側迴廊、改進衛生設施。

  這座磚拱迴廊殖民地式的洋樓,其精確的比例,變化中有序的拱柱排列,嚴謹的雕磨工法和講究而慎用的建材,以及周遭綠意盎然的庭園,堪稱全台最精美的洋樓。

  目前,屋內擺設雖非原物,但依然可讓我們體會十九世紀英國紳士的家居生活。領事館邸無論是建材、設備、格局,都值得今日細細品味。

◎ 紅毛城南門

  當鄭氏收回紅毛城以至清初,淡水尚屬荒蕪邊疆,成為流放犯人之所在,紅毛城「惟安平水師,撥兵十人,率半歲一更,而水師并卒又視為畏途,遍舟至社信宿即返,十五六年城中無戍兵之跡矣!」

  但到了乾隆末年,台北盆地和淡水逐漸開發,日益增多的民變和海寇,迫使清廷開始正視海防的需要和紅毛城的用途;1710年淡水設防駐兵,並定三年一換。雍正二年(1724)淡水同知王汧修葺已荒費四十年之久的「紅毛砲城」,並修築城牆及增闢四座外圍城門,包括東、西大門及南、北小門。1868年,英國租下紅毛城,重築圍牆拆除了各門,僅留下這「南門」作為出口。

  南門為紅毛城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也是北部台灣最古老的城門,全為石條砌成,上建有稚堞以便防禦,門上有楷書「南門」二字(但經常為爬藤所蓋滿不易看見)。英國租用期間,上掛有一盾形皇家紋式。南門也是紅毛城內不用門票,即可觀賞的古蹟。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