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田橋遺址
2.滬尾砲台
3.紅毛城 領事官邸
4.理學堂大書院
5.外僑墓園
6.馬偕墓園
7.前清淡水總稅務司
8.淡水禮拜堂
9.滬尾偕醫館
10.淡水海關碼頭
11.湖南勇古墓
12.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13.水上機場
14.淡水氣候觀測所
 
5.外僑墓園
  淡水在同治、光緒年間曾為台灣第一通商口岸,當時因為商業貿易往來,聚集了許多外國商人在此做生意。

而這些外國人如果不幸客死在淡水,就由英國領事館協助辦理他們的後事,然後安葬在與馬偕一牆之隔的外僑墓園,現為縣定古蹟。

   
墓園中所埋葬的外籍人士,或者因為宗教信仰、職業、國籍的不同,墓園區分為四個區域,東區以基督教徒為主、西區以商人為主、南區以天主教為主、北區為官員。這樣的區分是有必要的,因為,不同宗教信仰,彼此的告別式就會不一樣,甚至有排他性的宗教色彩。


安息於墓園中著名的人物有威廉牧師,受劉銘傳之聘和來台監造砲台的德國設計師包恩士等,其中包恩士的墓塚有所謂中、西式墓二種。

  

外僑墓園中的七十六座墳墓,依調查,他們的國籍分別有英格蘭、美、加拿大、法國、蘇格蘭、義大利、錫蘭、西班牙、葡萄牙、芬蘭、丹麥等十一國,這當中扣除不詳者之後,英格蘭佔 27.8% ,美國佔 26.2% ,加拿大佔 16.4% ,德國佔 11.5% ,蘇格蘭佔 3.3% ,義大利佔 3.3% ,錫蘭佔 3.3% ,西班牙佔 3.3% ,葡萄牙佔 1.64% ,法國佔 1.64% ,芬蘭佔 1.64% ,丹麥佔 1.64% , 17.5% 國籍不詳,而其中多為傳教士。


淡水人俗稱西仔墓或番仔墓。此地是清末洋人租界的荒埔,自1867年開始有洋人埋骨於此,直到1891年英國領事館才花三百圓整地建圍牆。

1910年又做中間X形紅磚道,也大略特此分為四區,有基督教區、天主教區、官員區和商人區。戰後美軍也埋進十來個,直到1974年共有80人葬於此。 外僑墓園之東北側都是為台捐軀的宣教士和其家屬

國藉以英國為多、其次是美、加、;德等十餘個國家。職業以傳教士最多,其次是船員、海關洋員等。墳塚和墓碑的形式可謂多采多姿。因此和馬偕墓園構成全台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洋墓園。

其歷史地位和特殊性已被列為縣定古蹟,目前土地屬國有財產局,管理單位為「加僑協會」和淡江中學。每年清明旅台的加僑都會到此掃墓,可謂全台僅有的另類「慎終追遠」。   

安息於墓園中著名的人物是吳威廉牧師、葉資牧師和受劉銘傳之聘來台監造砲台訓練砲兵的德國人「巴恩士」勳爵等。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