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柱又稱「蟠龍柱」,指的是未升天的龍,所以盤繞在柱子上。台灣寺廟龍柱的發展久遠,在風格上可看出時代特色,一般來說,早期的龍柱柱徑較小,雕工較樸拙;愈到近代龍柱愈粗大,雕飾亦趨於繁麗。 樸拙期: 清中葉以前,一柱雕一龍,龍身與柱身結合為一體,整體觀之仍是細瘦的圓柱,周圍綴以少數的淺雕雲朵,雕刻風格樸拙,材質為泉州白石,如嘉義北港朝天宮觀音殿及台南開基天后宮正殿的龍柱。 圓融期: 清中葉,以圓柱盤單龍為主,不過八角柱體開始出現。龍身與柱體仍結合為一體,但腳爪開始脫離柱身呈鏤空狀,全身扭轉,曲度變大,雕刻不過度強調細節,風格趨於成熟但不失古拙風味,材質多用泉州白石,如鹿港龍山寺三川殿龍柱。 成熟期: 清末葉,以八角柱取代圓柱,但仍維持一柱一龍的風格,柱徑較粗,龍身比柱體浮突許多,連龍鬚及鬃毛都脫離柱身呈漏空狀,龍身間裝飾增多,除雲紋外,還有人物、花鳥及水族等,細節雕刻精彩,動感十足,其高明之處在於不論龍身怎麼盤繞,柱體的線條上下仍一氣呵成。石材除了花崗岩,也使用本地產的觀音山石。如台北萬華清水祖師廟及鹿港龍山寺後殿的龍柱。 繁麗期: 日治時期起,龍柱的雕刻風格朝纖巧華麗邁進,有時一柱雕雙龍,點綴的人物及紋飾增多,佈滿整根柱子,上方出現希臘式柱頭。龍身的細部雕刻如眼、口、鱗、鬚、角、爪等線條犀利,由外觀之,柱身約是早期的二倍,已不易看出原有柱身的斷面形式,細節過多,整體給人繁密的感覺。如台北孔廟大成殿及新竹都城隍廟的龍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