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雄市前鎮區廣濟宮
董事長:吳銘賜 宮 址: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二路217號 電 話:(07)333-5063 主祀神:保生大帝
供奉【保生大帝】、【中壇元帥】及【池府千歲】三尊並位的廣濟宮,啟源於清朝遷徙來台,隨身恭奉【保生大帝】的董氏家族。由於當時高雄屬蠻荒之地,逢【保生大帝】顯神通派藥救世,拯救百姓遠離漳疾之苦,此後董家祖先又獻地,以茅竹搭建,並取廣庇萬民之義,始名為「廣濟宮」。 ◎ 戲獅甲(廣濟宮沿革史)
戲獅甲廣濟宮【保生大帝】啟源於清乾隆六年時﹝西元一七四一年﹞本庄董家祖先於遷居渡台時,為求水陸平安而隨身恭奉,來台定居本庄後為董家專奉朝拜。此時【保生大帝】為軟身金身,由於高雄地區當時未開發,仍屬蠻荒漁港之地,其漳毒百害危及百姓苦不堪言,醫藥落後缺乏,百姓每遇病疾,苦無相應之策,莫不呼天求地。際逢董家【保生大帝】神威顯赫、藥方濟世,拯救萬民百姓遠離漳疾之苦,此後董家祖先為使神恩廣庇萬民,於清乾隆十一年﹝西元一七四六年﹞獻地五分餘,再由本庄弟子眾力以茅竹搭建,並取廣道濟世之意,始名為【廣濟宮】,而【保生大帝】金身亦改以木製雕刻形象供民參仰。
清道光庚子年﹝西元一八四0年﹞眾信徒為感神恩庇祐,再次眾力改建為磚造廟宇,並於光緒已丑年﹝西元一八八九年﹞重修,此時本庄董、張、周、陳等族所奉祀之【中壇元帥】、【池府千歲】一併列入。
【廣濟宮】奉祀,爾後三尊並位,各顯神通,神威顯赫,造惠萬民,故本宮廟柱亦有一聯記述【當年赴駕凌波上渡中洲指點無根草】;相傳當時為採藥濟世,本宮【中壇元帥】陽乩部下將﹝乩童﹞採水面過中洲 ﹝現旗津地區﹞取無根草,其神蹟令人稱奇,一時之間信徒激增,香火鼎盛,整個大高雄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亦開啟【戲獅甲廣濟宮】近代之鼎盛時期。
台灣光復後政府遷台大舉建設,本宮為配合都市計畫,於民國五十七年時因位適處於中山路開挖之樞,迫使本宮拆除重建為現今二樓規模之宮殿式廟宇,並配合政令,將【戲獅甲廣濟宮】正名為【財團法人高雄市廣濟宮】,民國八十四年本宮董、監事遵照神祇站筊指示,配合地方H仰A於本宮二樓增設【凌霄寶殿】恭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並於左右側增設【慈航殿】、【太歲殿】、等,至民國八十八年至此大成,而於此時本宮受到地方建設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造成嚴重龜裂傾斜,而大舉重修並重建金爐,迄今【戲獅甲廣濟宮】兩百五十餘年歷史傳承乃延續神通變化,行醫濟世,神威扶社稷、妙術拯黎民之初衷精神,為信眾服務自使爾後,永無停歇。
◎ 戲獅甲等
【戲獅甲】地名的由來,起源於''鄭成功''首遷來台,當時自大陸沿海舉家遷居來台的子民如雨後春筍般蜂擁而至,為求新生活的平順安定及祈求神祇庇祐各庄頭聚落紛紛規模興建廟宇,而傳統廟會慶典中的民俗陣頭如宋江陣、弄獅陣、車鼓陣等,就在農餘閒暇時成為各庄頭的交流。
清乾隆十一年(西元一七四六年)【廣濟宮】為本庄信仰中心,本庄大林尾、頂堡、下堡(下頭仔)之庄民為配合廟會慶典,先後組成''宋江陣'',而''宋江陣''之陣前必有一獅,本庄之宋江獅為青獅亦稱''青頭獅'',為提高宋江陣士氣,出陣前必先舞獅,每逢廟會慶典遶境南打狗之苓雅寮(頂寮、下寮)、過田仔、林德官、五塊厝、籬仔內、崗山仔、前鎮、草衙、沙仔地(佛公)等十三個庄頭,宋江出陣、青獅在前,青獅舞起、怒目張口,仰觀天地、氣勢如虹,宋江在後個個士氣有排山倒海之勢,其舞獅技藝及宋江氣勢皆甲於他庄無人可及,長久以來更是如此,因而奪得【戲獅甲等】之美譽被民間廣為流傳。
於民國十三年時(西元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台灣總督府頒發第九十號令-廢止高雄郡,將高雄街提升為高雄市,而原大林尾、頂堡、下堡等部落則為民國二十四年(西元一九三五年)合併設置為鳳山廳大竹里戲獅甲庄,迄此【戲獅甲】地名正式列入歷史名號而【戲獅甲廣濟宮】自此亦開啟其鼎盛時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