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義市仁武宮
歷史沿革: 嘉義仁武宮創建於康熙40年(西元1701年),明鄭軍隊渡海來台,為求身心平安,在移墾屯田軍隊中,有自泉州府同安縣人士恭奉保生大帝神像隨行,作為屯田的守護神,並於永歷31年(清康熙16年,西元1677年)入奉於舊時天興縣治之西門外,建小祠祭祀,康熙40年辛己(西元1701年),知縣毛鳳綸首倡興建廟宇,同時亦為了紀念主神係由仁武營鎮官兵迎奉而來,命名為仁武宮。除了廟名之外,街名亦有以仁武鎮營而命名,在今北榮街,同治年間稱為文廟口,乙未割台後,文廟被廢,里民因東側的仁武廟而稱此街為仁武街,或是稱為仁武。康熙40年知縣毛鳳綸首倡建後,嘉義仁武宮歷經多次修建與增建,其中以日據時期所遭受的自然天災與人為浩劫為最,不但仁武宮內文物遺佚殆盡,仁武宮的建築所在及規模亦明顯遭受改變。
昭和13年(民國27年,西元1938年),嘉義市長川添修平為推行皇民化運動,摧毀台民敬神觀念,仁武宮神像奉至城隍廟,廟堂遭拍賣,廟產則被日本人佔據,開設南和商行,至此廟內所有歷史文物大多遺失,僅存道光15年(西元1835年)所獻的石香爐,以及所幸安奉城隍廟開基保生大帝等諸神像。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後,嘉義市境內士紳集資購回仁武宮廟地產權,於民國36年(西元1947年),自城隍廟恭迎保生大帝聖駕歸廟安座。
經過日治時期廢廟除神皇民化政策,仁武宮已經數十載未修建,加上震災及風雨侵襲破壞,使得牆壁傾圯坍塌,廟貌殘破不堪,民國50年於原舊址破土興工,重修前殿廟壁及廟頂,並新建四柱亭、左右牆廊以及拜殿、正殿。除拜殿左右石雕龍柱為民國15年所做外,四柱亭、左右牆廊及拜殿以水泥柱重建,且為了配合光線以及美觀需求,正殿柱樑木柱及水泥柱接柱混用,將建築物提升一公尺高,於民國51年(西元1962年)竣工。
古蹟特色: 仁武宮原是一座兩進兩廊的縱長型廟宇,民國七十四年增建後殿後,成為三進兩廊的縱長型廟宇建築;整個平面佈局成規則的矩形,依中軸做左右對稱的配置,計由外埕、前殿、內埕、正殿及新建的後殿等組成。
和台灣傳統寺廟相比,仁武宮顯得格局較小、進深較少,前殿木石混合的外擔裝修為其建築特色,外擔裝修以三川門的門框及木質立柱為主要框架,框內上堵用木質鏤刻,透雕花鳥、瓶案,作用如漏窗;下堵由腰板、裙堵及圭腳等三部分疊成,是石雕中最細緻的部分,腰板用立體凸雕,人物及動態栩栩如生,裙堵在三者中面積最大,左右均雕足踏書畫的回首麒麟,邊框上有昭和二年的落款。門前兩側以石雕門枕代替石獅子為本廟裝飾的另一特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