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讀後心得 陳志強
《道德經》是道教的重要經典,道教所信奉之教主,稱為老子,又稱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原為中國春秋時代十大思想家之一。《道德經》更為春秋時,老子李耳所著,它是中國名垂千古的一部偉大著作,千百年間為《道德經》作註者不計其數,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在西方早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即有了「老子」的譯本。根據憐合國教科文組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聖經」,其次就是「老子道德經」。 回顧中華民族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歷朝之興衰,往往伴隨著臣民研讀《道德經》之熱潮而起伏。伀華民族歷史上有家喻戶曉的「漢唐盛世」,從歷史文獻上,不難發現《道德經》的研讀得到當朝朝野上下的大力提倡。漢初,在蕭何、蓋公、曹參......等大臣的倡導下,形成一股研習《道德經》的社會風氣,促成當時社會和協、安定、繁榮、在歷史上留下眾所皆知的「文景之治」。又唐代政治、軍事、經濟實力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流水平。這樣的一個大唐李氏王朝對《道德經》的弘揚更不遺餘力,唐太宗李世民更以《道德經》的治國理念,治理國家,創造了安和樂利的繁榮社會,成就了歷史上人人所稱道的「貞觀之治」。 漢唐兩朝是中國歷史上,綜合國力居世界領先的時代,而斯時全國上下又均有深厚的研習《道德經》的風氣,這個歷史現象的回顧,在當今我們這個社會,實有必要深深的省思。本人也深切領悟了《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之真義。 為時當今社會只有君能得道,就能使天下正,開展在眼前的漫漫長路,必然有許多的橫逆從旁考驗,但是,在冥冥中我深刻的感受到道德經智慧鼓勵。唯有修道才能擁有圓融,教化人心,以促社會的和諧安定。 六年前,蒙 保生大帝恩賜 ,使我從迷失救度回來,使我心修於正道,立願行善於一生。細閱讀《道德經》,再三熟讀體悟良多,我想當今社會需要這本書來挽救社會風氣,改造心靈健康。故不敢獨享,並且發心護持,期望更多社會大眾能閱讀,使道德經之思想能普及民間,以啟迪大眾使人人都能在生活中幸獲福報。 保生民間宗教學院儒釋道三教交流專題,在謝教授的引領下,持續讓儒釋道風骨傳承,使這些良風美俗能夠永續的流傳下來,為台灣的儒釋道教義建造健康合諧美麗的未來。陳志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