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
老照片-2
老照片-3
淡水淵源
山水交會的歷史小鎮
淡水的文化內涵
淡水的新視野
從內岸反思
產學合作的緣起不滅
盼聚淡水
八里坌的興衰起落
鹿港薪傳技藝-施鎮洋
大道公信仰的發源地
吳敦厚薪傳一生
鹿港一代宗師 施禮
 
八里坌的興衰起落
左岸故事:八里坌的興衰起落

林一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助理兼講師)

八里坌的自然特色
「八里坌」這個地名,曾經涵蓋了現今的八里、林口、泰山鄉的全部,及五股鄉、桃園縣龜山、蘆竹等三鄉的一部份,而這裡要說的八里坌沒那麼大,指的是八里鄉全境的山、水、人、事、物,是八里人稱呼自己家鄉的習慣用語。
山水交界、大河入海
八里坌,是八里鄉的舊地名,八里鄉位於本島西北部。鄉域之東西長約14.93公里,南北長約14.91公里,總面積約為39.49平方公里。西北面臨臺灣海峽,東北面臨河與淡水鎮相望,東南面憑觀音山列與五股、林口為界。是一個山水交界的地方,北台第一大河淡水河在此地西向注入台灣海峽。
地形崎嶇、地貌多變
標高為616公尺,著名的觀音山為大屯火山群的一獨立山塊,其山勢高聳,並出產安山岩系的「觀音山石」。支稜呈放射狀地向四面伸展,支稜之間為陡直的谷地,其中較為人所知者為長道坑、荖阡坑、噶瑪蘭坑等。觀音山有豐富的植物相,更以大冠鷲等猛禽的棲地聞名。
淡水河在此出海,帶來漂沙、造就了八里坌西海岸綿延不斷的沙灘與沙丘景觀,以及鹹淡水混合的沼地,成為紅樹林最佳生長地帶,同時也形成了生物豐富多樣的河口紅樹林生態系。
除了東北面的淡水河之外,八里坌境內沒有大型的溪流,發源自觀音山塊如中平溪、西門溝、烏山頭溝、蛇子形溝、艋舺溝等均屬於小溪溝,大多溪短而水少。主流最長、流域最廣的紅水仙溪則發源自林口台地,切割出前述的長道坑溪谷,並在下游形成水源便利的沖積平原,有利於人類定居。
史前時期的八里坌
在有文字記載以前,即有原住民族在八里坌這片土地生活著,從考古學者陸續發現了15處以上的先民遺址與其出土遺物可以證明,自新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在八里坌居住了至少6、7千年以上。這段人類活動的歷史,不僅僅是八里坌的歷史而已,更是台灣史前歷史的重要環節,甚至可以說,這段史前史可能也是包括台灣原住民族在內的全世界各地2億7千萬南島語系民族祖先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段。
史前文化與考古
要瞭解史前歷史只有透過考古學,才能將古早年代與今日的我們聯繫起來。日本時代著名的學者國分直一曾經帶領學生來八里坌,在訊塘埔一帶近海的沙丘上,找到所謂「植物園文化」的石器。戰後,台大地質系林朝棨教授於1957(民國46)年11月26日發現十三行遺址,台北縣文獻會盛清沂先生則於1958(民國47)年6月28日發現大坌坑遺址。1989(民國78)年10月至1992(民國81)年7月,因為十三行地區被劃為污水處理廠用地,面臨遺址被毀的危機,學者臧振華、劉益昌等人發動搶救遺址的考古工作,進行了長達3年的發掘工作,隨後劉益昌教授陸續帶領學生,陸續發掘了訊塘埔、舊社(長坑村)、松子腳(舊城村)、大崁腳、龍形等等遺址。歷年來在考古學界的努力下,關於八里坌史前文化的演進與變遷過程,其多樣性與豐富性被逐漸被呈現。
遺址的時空演進
據劉益昌教授所整理的資料顯示,八里坌已知的考古遺址計有15處,從這些考古遺址的分佈,可以大略整理出史前人類在八里坌的活動情形。大約在距今7000至6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時期,沿海沖積平原可能還沒有形成,即有人類居住在當時的海濱高地,即現今海拔30公尺以上的山麓;到了距今4500至3500年間的訊塘埔文化時期,人類在剛剛成形的海岸平原沙丘高處形成聚落;距今3000年左右的圓山文化時期,人類已經擴散開來,在平原上、海邊、山麓上都有人類居住遺跡;距今1800年前十三行文化早期,人類聚落已經推進到了近海、臨河的岸邊,但是到了距今800至400年前,十三行文化的中期與晚期,不知是否因為地形變化、海水上升,或是因為防禦的考量,人類則又退回到山麓或山谷內側定居。
八里坌位於水陸交界、大河出海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在台灣人類的活動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不能忽視這段史前人類的活動歷史,史前6千餘年的歲月在八里坌發生的事件,都可能是台灣人類活動史上的重要大事,而這些原住民怎麼生活著?與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關係又是如何?這些疑問都還得靠考古學界的持續努力與地方民眾的配合才能解答。有趣的是重要的漢人聚落均有考古遺址被發現,雖然大都是因為近年大興土木建屋造路而意外出土,卻也能證明自古至今人類擇地居住的標準似乎相去不遠。
西荷明鄭時期的八里坌(1626∼1673年)
歐洲人與原住民的互動
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在17世紀初時曾先後統治過臺灣北部。西班牙人於1626年佔領基隆與淡水,先後建立城堡與教會,穆洛(Rev. Luis Muro, O.P.)神父自1633年起就曾到八里坌傳教,並有多人受洗成為天主教徒。
1642年荷蘭人取代西班牙人佔有此地後,在1647年編製了一份淡水地區原住民部落的戶口表,其中便列有「Prarihoon一名Sipandan社、頭目Kamaco、壯丁30名」;「Tapiën、頭目Kilaes、壯丁80名」,Prarihoon社址位於現今挖子尾附近,無疑地就是十三行;Tapiën就是大坌坑社,大坌坑社的頭目Kilaes不但會西班牙文,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通事,後來更成為淡水地區最重要的番社頭目。然而據《裨海紀遊》所載,八里坌社眾因為遭後壟社(苗栗後龍道卡斯族)原住民攻擊,被迫遷至對岸關渡山麓。因此現今其對岸的淡水鎮仍留有小八里坌山的地名。
漢民族入墾的發端
明鄭時期臺灣北部屬於天興縣管轄,但並未派遣人員駐紮,僅因襲荷蘭的政策,設土官自行管理,並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在17世紀末葉漢民族的勢力開始大規模進入本區之前,只有少數漢人到本地進行貿易。1687年郁永河來台採硫,沿陸路經竹塹而至八里坌社,已有漢人零星地至此開墾。
唐山過台灣:清代的八里坌(1674∼1895年)
清代是原住民與漢族移民勢力消長互易的階段。當時漢人以八里坌為基地向北台灣各地墾拓,同時八里坌也被發展成北台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口岸。
軍事重鎮、政治中心
1674(康熙23)年清政府首先派撥安平水師泊碇於此守備。至1711(康熙50)年,為搜捕海盜、綏靖地方,而在此地設立海防機關八里坌汛之後,漢人開始有組織地大量湧入,以此為據點、上溯淡水河系向各地墾拓。1724(雍正2)年,當時北台灣層級最高的軍事單位淡水營派駐八里坌,此地一躍成為軍事重鎮。
1731(雍正9)年,八里坌巡檢署成立,是當時北台灣最高階的文官官署,此地成為政治中心。當時因為龜崙嶺(今龜山)的原住民勢力龐大,陸路交通必須由南崁上林口台地,再下八里坌沿水路進入台北盆地新莊一帶,又確立了八里坌交通重鎮的地位。
通商口岸
歷經康雍乾三朝海禁政策下指定少數港口對渡貿易的影響,八里坌以位居淡水河口、較早開港的優勢,在1757(乾隆23)年被指定為與福州五虎門對渡的合法移墾口岸,當時港口「大船巨舶,輻輳停泊」,戎克船載來一批批的單身移民與什貨,熱鬧非凡,1792(乾隆57)年清廷再核准八里坌港與福州五虎門及泉州蚶江對渡貿易,開創了八里坌最繁盛、最輝煌的歲月。
沙塞港淤、風災毀街
惟位處淡水河出海口,時有漂沙淤泥堵塞港灣航道,更因1796(嘉慶元)年的大風雨造成河水泛濫,沖毀八里坌市街與城牆,也沖垮了港口航運功能,多數居民逃至對岸避難。至此港務航運便逐漸轉至滬尾港,同時由桃仔園下龜崙嶺至新莊街的官道開通,取代遠繞八里坌的路線,陸路交通也喪失其重要性,八里坌市街因而逐漸蕭條。
農耕定著
喪失港口功能後,八里坌轉而朝向農、漁等一級產業發展。西部平野、東側河岸、丘陵谷地都陸續有漢族移民入墾,漸次將沼澤地、沙礫地耕地化。自1796年至1895年日本據台的一百年間,八里坌逐漸由移墾口岸轉變成以農耕漁撈為主的定著性農村聚落,發展重心也由八里坌街仔(今渡船頭)向外擴散至埤仔頭、蛇仔形、下店仔、下罟仔等地。與滬尾的關係,也因為滬尾街在北台灣的地位因洋務運動、中法戰爭而逐年吃重,間接使得八里坌對其依賴日深。
典型的小街庄:日本時代的八里庄(1895∼1945年)
行政重心變遷
日本治台2年後的1897年9月20日,台北縣滬尾辦務署八里坌保第二區庄事務所設立於訊塘埔,1900年7月12日海墘厝公學校設立於舊城,乃至警察官吏派出所設立於下店仔八里坌教堂的對面,配給日籍教員、官吏與警察使用的日式官舍也多集中於該地,象徵著八里坌的重心已經由渡船頭向西移至舊城、下店仔、訊塘埔一帶。
即使經歷多次行政區域的調整變革,日本時代50年間八里始終屬淡水轄下。日治時期並未發布施行任何有關八里坌地區的市區計畫或都市計畫,也間接說明了此地在當時並非重要的街庄,係屬都市化程度極低的地區。
實質建設
在交通方面,殖民政府著手進行聯外交通改善工事,拓建訊塘埔至成子寮(五股成洲)間7公尺寬的自動車道,每日並有5班巴士往來台北市與八里庄之間。在水路方面,昭和時期已有發動機渡船加入航運,最重要的航線是挖子尾至淡水街市場一線。
較特殊的建設是1930年代由罪犯出勞役興築的「犯人路」,今日已改建為北50號鄉道(八里國中至大堀湖),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在八里的海邊、山區也陸續建築了不少砲台、碉堡與掩體。
產業、地方特色
在產業方面,除了延續清代的農耕漁撈一級產業外,風櫃斗湖、大堀湖一帶推廣種茶,並分別成立風櫃斗湖、渡船頭兩處茶葉公司,埤子頭、頂罟一帶被推廣種植甘蔗,甘蔗會社工場設立於埤子頭的「會社地」,就在今日「麗景山水」住宅大樓所在地。另外觀音山麓被稱為「石頭山」一帶,以開採觀音山石聞名,米倉赤土崎一帶則有燒炭業。
日本時代的八里,被視為觀光休閒的好去處,此地有以黑砂海岸聞名的八里庄海濱浴場;風景奇俊秀麗的觀音山,1926年更被台灣山岳會選為舉行成立儀式的地點。還有名聞遐邇的名產八里西瓜。
從停滯到劇變:戰後的八里坌(1945∼迄今)
停滯不前
1945年大戰結束至1974年八里都市計畫發佈的30年間,八里似乎仍延續著日治時期已定型的性格,變化不大。戶籍人口的社會增加率幾乎每年都呈現負成長,平均高達負千分之9.63。其間地方上較重要的建設僅有中國廣播公司設立發射站及天線於頂罟、1958年鄉內仕紳建漢民祠(廖添丁廟)於訊塘村、與1959年6月27日八里海水浴場開幕、1970年鄉公所新廈落成等。整體而言,光復後的30年內,八里鄉呈現遲滯不前的狀況,1972年出版的《八里都市計畫說明書》寫道:「本鄉位置偏僻,物產不豐,居民生活較為清苦,致有人口外流之現象,情況至為嚴重…」正說明了當時八里的困境。
都市計畫引發巨變
1974年8月發布的《八里都市計畫》,為後來八里鄉地景爆炸性的劇變點燃了引線。跟上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的全國房地產發燒期,全鄉第一批2層販厝社區「國利新村」於1977年在訊塘村落成,之後陸續有成昌新村、華峰新村等4、5樓公寓市場住宅完工,對當時仍以平房為主的八里市街造成不小衝擊。
幾乎在同時,貫穿八里鄉境的主要幹道中山路(105縣道)動工拓寬為15公尺,沿路兩側不少街屋立面因而拆除重建。道路拓寬後,加劇了原本便極為嚴重之濫葬情形,遠望觀音山丘陵的濫葬區有如癩痢般不堪入目,並引發水土保持的危機。1982年6月15日《八里(龍形地區)都市計畫》發佈,包括關渡橋頭的頂寮、龍形、米倉等沿河岸邊的狹長地帶均被納入計畫區域內,1983年10月31日,跨越淡水河最下游、連接龍形頂寮與對岸竹圍的關渡大橋通車,打破了八里以往僅憑一條幹道連接台北盆地的狀況,開展了八里與淡水、北投士林方向的陸路交通。因應交通改善後的變化,《變更八里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於1984年4月7日公布,企圖將八里的發展轉向以觀光遊憩為主的方向,具體作為便是在埤頭、頂罟海岸線建設新八里海水浴場。
污水處理廠與十三行遺址
然而這個以利用天然資源、發展觀光事業為考量的通盤檢討案,卻宛如曇華一現。1986年《台灣省台北近郊衛生下水道系統計畫》通過,為了取得污水處理場用地,省政府在次年10月13日發佈了通盤檢討《變更八里都市計畫(八里坌開發地區)案》,以市地重劃的方式,將頂罟、大崁腳、洪厝、挖子尾等地區多達140.28公頃的精華農地變更為住宅區(佔44.97公頃)、工業區(佔27.73公頃)、綠地(佔45.73公頃)、道路及園道(佔15.74公頃)及其他用地,以換取廠區用地。1991年污水處理場工地在施工時發現十三行文化遺址,經過學者奔走呼籲,政府迫於輿論壓力下令原址保存,作考古發掘。
台北港計畫
1987年俞國華內閣確立了東砂西運的政策,為解決砂石輸送轉運的需要,決定在淡水河口興建砂石碼頭,即後來的「台北國商商港」。築港計畫於1992年通過並劃定港區範圍,1993年元月開始施工。有32年歷史的八里海水浴場因劃為港區預定地而被迫於1992年關閉。至此,八里北起挖仔尾、南迄紅水仙溪口近4公里長的海岸線面目全非,東北有污水廠工事、西南是砂石港工程,往昔黑砂連綿白浪拍岸的景象,全為鎮日怒吼的施工機具取代,海堤消波塊與6個碩大的蛋形混凝土污水槽成為主宰性的地景。
劇變下的八里坌
1996年底,連接香山的西濱公路終於全線暢通,位於路旁的八里(下罟子)區域性垃圾衛生掩埋場雖然曾遭到當地區民的嚴重抗爭,卻也在同年完成第一期工程。改變海岸線景觀的淡水商港工程亦於1998年4月完工,正進行第二期工程。短短8年間,包括污水處理場、台15甲線外環道、淡水港(台北港)、都市計畫道路、電梯大樓住宅群、下罟子區域垃圾場、台15線拓寬等等大小工程都在八里這塊彈丸之地上大興土木,對環境對居民的衝擊不可謂之不大。
更明顯的轉變則是都市計畫道路的陸續開通及其效應。早在1972年便規劃的20m繞越式道路(即台15線、中華路)直至1992年才完工通車,之後其他新闢的都市計畫道路漸次由中山路(103縣道)向南延伸,將原有的水田切割成如棋盤狀街廓。短短的數年間舊城、訊塘地區沿中華路北側一批批高達10餘層的電梯住宅大樓竣工推出,完全改變了八里的面貌。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關渡橋頭的頂寮及龍源地區。
由人口變遷情形可以驗證八里地景的劇烈變化。1992至1996年,八里總人口數由18,001人激增至23,831人,年增率最高時達千分之84.5,總戶數更由3,959戶暴增至6,352戶,其年增率竟高達千分之374.4。如此驚人的成長,即拜大量住宅大樓之落成所賜。同時由每戶平均人數(戶量)的變化又可以發現,自1974年時每戶平均為6.5人,一路下滑到1996年的3.8人,更說明了自都市計畫發佈以來,八里的人口結構已由當時農村形態的高戶量,演變至今日已接近都會水準的低戶量。
新希望?
劇烈的變化下,八里已不再是從前那各地處都會邊陲的封閉小鄉鎮。為了配合台北商港改善交通,又有新的重大交通計畫被提出來,包括橫跨淡水河出海口、高達40餘公尺的淡江大橋,以及準備沿淡水河岸開闢高架的東西向快速道路,由於對環境衝擊將難以估計,遭到環保及文史界強烈質疑而延宕。另外,新的文化建設也逐漸在八里發芽,如2000年開始招生的大崁國小,預計於2001年開館的十三行博物館等等。未來的八里坌,要走向何方?走一步算一步,還是先喘口氣,看清方向再走?
附錄:八里坌現存的人文史蹟(大綱)
史前(原住民)
1. 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7000年前,大坌坑文化,埤頭村。
2. 第二級古蹟十三行遺址,500年,十三行文化早期,頂罟村。
另有史前遺址13處。
西荷明鄭時期(歐洲人、原住民)
1. 西班牙城堡遺跡(五稜廓),1630年代,米倉村,渡船頭大眾爺廟旁陸軍營區。
2. 寒石洞(仙洞、玄元洞),1660年代,大崁村,大堀湖。
清代(漢人、原住民)
1. 八里坌舊城,1737年,舊城村,八里國小對面。
2. 八里坌渡(渡船),1742年,米倉村,渡船頭。
3. 開台天后宮(媽祖廟),1760年,米倉村,渡船頭20號。
4. 大眾爺廟,1796年,米倉村,渡船頭34號。
5. 安福宮(李府將軍廟),1804年,埤頭村。
6. 西龍巖寺,1806年,大崁村,大堀湖。
7. 南嶽宮,1806年,下罟村,聖侯宮口。
8. 挖子尾張厝,1870年代,埤頭村,挖子尾4號。
9. 憲示立碑,1873年,荖阡村,荖阡坑。
10. 大營公廟,1884年(1943年建廟),頂罟村,十三行。
11. 三德興廟(山地娘娘廟),19世紀,埤頭村,柑園。
12. 迎福古地(汛堂埔福德爺),1880年,訊塘村,聖靈仔埔。
13. 古先人聖公媽,1887年,荖阡村,荖阡坑。
另有土地公廟36處,陰公廟(萬善堂等)30處。
日本時代(日本人、漢人)
1. 海墘厝公學校(八里國小),1900年,訊塘村。
2. 猴洞(廖添丁殞命處),1909年,荖阡村,荖阡坑。
3. 蛇子形分教場(米倉國小),1922年,米倉村。
4. 樂山園(樂山療養院),1932年,長坑村,長道坑口。
5. 顯應萬善堂,1925年修建,埤頭村,噶瑪蘭坑。
6. 顯應萬善堂墳,1928年修建,龍源村,聖心女中西側路邊。
7. 御大典登山道路(渡船頭登山步道),1926年,大崁村、米倉村。
8. 八里濱海水浴場,1930年代,訊塘村,中平。
9. 犯人路(北51鄉道),1930年代,荖阡村至大崁村。
10. 松子腳砲台,1941年,舊城村,松子腳雷公山。
11. 楓櫃斗湖砲台,1941年,荖阡村,楓櫃斗湖,今陸軍營區。
國府時代(漢人)
1. 長坑分班(長坑國小),1950年,長坑村。
2. 海防碉堡群,1950年代,頂罟、訊塘、下罟村海岸線。
3. 廖添丁墓園(漢民祠),1958年,荖阡村,訊塘埔31號。
4. 聖心女子大學教學行政大樓(聖心女中紅樓),1960年,龍源村,利群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5. 硬漢嶺,1961年,米倉村,憲兵學校學員興建。
6. 聖心女子大學校舍(聖心女中修道院),1965年,龍源村,丹下健三建築師設計。
7. 聖心小學(善牧園),1965年,龍源村46-7號。
8. 八里國中,1968年,荖阡村,荖阡坑路15號。
9. 順風航業(渡船),1969年,米倉村,渡船頭。
10. 天主教安老院,1970年,大崁村38號。
11. 八里鄉公所,1970年,訊塘村,中山路90號,徐雨壽建築師設計。
12. 關渡大橋,1983年,龍源村,唐榮鐵工廠及榮工處施工。
13. 八仙樂園(八仙海岸),1986年,下罟村,下罟子1-6號。
14. 海邊小廟(冷凍櫃廟宇),1980年代,埤頭村,挖子尾。
15. 八里污水處理廠,1986年起,頂罟村。
16. 砂石碼頭(台北國際商港),1993年起,訊塘村、下罟村原海岸線。
17. 電梯住宅大樓,1990年代,訊塘村、舊城村、埤頭村、大崁村、龍源村。
18. 下罟子垃圾衛生掩埋場及焚化廠,1997年,下罟村。
19. 大崁國小,2000年,大崁村,李鈞華建築師設計。
20. 十三行博物館,2001年,頂罟村,孫德鴻建築師設計。

 
 
生命輪祀 文化新獻
地址:台灣台北淡水三芝
電話:facebook.com/918org/?tn-str=k*F 傳真:02-26299829 E-Mail:a0919083124@yahoo.com.tw
八庄大道公文史工作會製作 
歡迎各界大德蒞臨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網頁設計|網路開店|